一文拆解滴雞精成分,提防藥材屬性,8類人士慎服!醒你安全補身之選!

滴雞精

為何進食補品反而會熱氣、上火?虛不受補?

相信很多產後媽媽、做手術後的人士都會進食補品,補充身體所缺乏的營養例如蛋白質以調理身子。不過,中醫常言「氣血瘀滯」的人,氣血行得不夠暢順,即容易手腳冰冷、經期虛弱倦怠等氣虛體弱人士,進食補益的食物反而會引起身體問題。如進補後有暈眩、燥熱、生痱滋,甚至脾胃失調等症狀便是「虛不受補」,很大可能是選錯補品了。

補品

滴雞精主要成分 – 雞 令人愈補愈燥?

最常見的補品就是滴雞精,不過雞屬於溫燥肉類,而且不少滴雞精都會加入藥材以提升功效,體質容易燥熱的人士進食後或會出現熱氣、上火的症狀,例如喉嚨痛、生痱滋、生唇瘡、腹脹便秘、口乾等問題,令人愈補愈燥。在未清楚自已體質前,切忌單靠坊間所說的滴雞精藥材功效或自行配搭藥材補身,以免愈補愈傷身。

延伸閱讀:
有激素?用打針雞?高鈉?滴雞精三大疑慮!安全補身唔一定靠雞!

拆解3大常見滴雞精藥材成分 認清藥材屬性提防慎服

市面上的滴雞精成分相若,大部分都會添加藥材以達到更佳的補身效果。藥材進補已有數千年的歷史,一直流傳至今的《本草綱目》、《神農本草經》亦肯定了藥材有相當的營養價值和功效。不過,每種藥材都各有屬性,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能夠受到功效,尤其是體弱或本身有病患的人士,更加要提防慎服!

滴雞精藥材

• 常見滴雞精藥材成分01 – 蔘類
蔘類藥材是滴雞精常用的材料,不過手術後人士不太適合飲用,因為會容易影響凝血功能。孕婦攝取蔘類食品亦要小心謹慎,可能會影響上奶。

• 常見滴雞精藥材成分02 – 當歸
滴雞精常用的藥材亦包括當歸,當歸有滑腸功效或會引起腹瀉,所以腸胃較弱者應避免服用含有當歸的滴雞精。當歸還可以活血化瘀,但不建議女士們於月經期間服用,以免出血量增加!

• 常見滴雞精藥材成分03 – 川芎
川芎也是滴雞精的常用藥材,具有活血行氣的作用。不過川芎有一定的毒性,服用過量可能會產生過敏或不適,陰虛火旺、多汗、月經過多、有出血性疾病的人士需慎用。

8類人士慎服滴雞精 以防補身變傷身

以下8類人士需謹慎考慮是否適合服用滴雞精,以免弄巧反拙,補身變傷身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1 – 產後媽媽
部分產後女性會有內熱情況,進補滴雞精可能會令身體更熱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2 – 感冒、發炎患者
由於雞是屬於溫燥的肉類,感冒或發炎患者進食後可能會令外邪、濕熱之邪困於體內,影響病情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3 – 幼童
幼童年紀太少腎臟功能未發育完成,攝取太多蛋白質、胺基酸等反有機會造成腎臟負擔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4 – 高血壓患者
市面上部分滴雞精鈉量偏高,有機會令血壓升高,加重高血壓患者的負擔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5 – 痛風患者
滴雞精的普林含量很高,如攝取過多則有機會令尿酸升高,以致難以控制痛風病情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6 – 體質燥熱者
雞是滴雞精的主要成分,屬於溫燥肉類,體質容易燥熱的人士有機會受不到進補,所以不太適合飲用滴雞精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7 – 腎臟病患者
腎臟病患者難以在短時間內代謝大量蛋白質,而滴雞精屬於濃縮性的產品,含有大量蛋白質及鉀離子等成分,可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。

• 慎服滴雞精人士08 – 子宮肌瘤患者
當歸是滴雞精常用的藥材,但由於含有雌激素,可能會令乳腺過度增生,變成「養大」肌瘤,所以不建議患上子宮肌瘤的人士服用。

體質並非固定 難以自行揀選含藥材的滴雞精

中醫認為體質不是固定的,體質會因氣侯、飲食、生活習慣等而改變。值得留意的是,大多數人都不是單一體質,混合型體質十分常見,所以難以自行判斷含藥材的滴雞精。最好的方法是先諮詢註冊中醫師,從「望聞問切」入手,分辨清楚自己的體質,了解個人需要從而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進補方法。

滴雞精

「素滴雞精」 純素補身 無需擔心藥材忌服 任何人士都飲得

維特健靈「素滴雞精」100%純素配方,絕無添加激素、抗生素、膽固醇。無需擔心雞隻激素,不會有藥材太補反效果,可以放心飲用。「素滴雞精」選取自「五大天然素取」包括超級食物螺旋藻、紅菜頭、猴頭菇、牛肝菌及黑加侖子,提供多種氨基酸及蛋白質,做到恢復體力、改善疲勞,與傳統滴雞精功效相約。結合小分子萃取技術提取植物當中的精華,所提取出來的分子比肉食滴雞精微細,故進入腸道後營養也較容易被吸收。

維特健靈素滴雞精每日一包「素滴雞精」,一沖即飲,方便又高營養價值。「素滴雞精」適合任何人士飲用,包括懷孕前中後、素食者、體虛人士、三高及關注尿酸人士。

維特健靈「素滴雞精」銷售點
維特健靈網上商店:https://bit.ly/3bXN64w
維特健靈專門店:https://bit.ly/3zXyiuM
HKTVmall網上商店:https://bit.ly/3Ao9BJm
萬寧網上商店:https://bit.ly/3ArrBCR

延伸閱讀:
滴雞精並非人人啱飲!3類人士要加倍小心!另類溫和滴雞精推介